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加关注收听设为首页收藏
当前位置:生活快评

空气质量改善 拿了奖金得敢花

2014-07-24 15:59:00作者:来源:生活日报

  □评论员 赵冉

  日前,山东省环保厅公布了第二季度全省的空气质量状况,17城市的“气质改善”状况随之出炉,与第一季度“满堂彩”不同的是,第二季度有5个城市受罚,需要向省财政缴纳400多万元的生态补偿金。(相关报道见A04版)
  有奖有罚是好事,但气质能否改善这事儿真不好预测;那么,会不会有城市即使拿到奖金也不敢花,导致生态补偿金在“兜里”转来转去呢?
  今年2月份颁布实施的《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对于生态补偿金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生态补偿主要用于辖区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扬尘治理及空气站建设运营等项目,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倘若各个城市都照此执行,“得了奖金不敢花”的问题是不会出现的,但不能忽略的是,《暂行办法》主要考核的是改善率,而影响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一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属于不确定因素,有时候空气质量能否改善还不得不“看天吃饭”,一场大雾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一场大风可能比所有的努力都有效。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这个季度得了奖是不错,可要是下个季度空气质量变差被处罚怎么办?要是把奖金花到空气质量改善上了,付出的努力却因为不确定因素而白费了,等到交罚金的时候,这笔钱从哪儿来?
  这种情况下,或许有的地方会打这样的小算盘:钱先留着,下次如果被罚也好办,这样也就没什么损失了。
  如此一来,本为促进空气环境改善而设的生态补偿资金,势必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奖罚分明的制度,也就变成了资金挪来挪去的游戏。从更深层次上说,这样的想法看似谨慎,本质上却是一种懒政思维——不是想方设法改善空气质量,而是挖空心思寻找制度缝隙“休养生息”。
  与其过分担心下个季度“前途莫测”,把钱捂在兜里不敢花,不如扎扎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把补偿资金充分利用起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空气质量真正得到改善,进而心安理得地拿到更多奖金,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生态补偿”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才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长远之计。

责任编辑:田连锋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