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加关注收听设为首页收藏
当前位置:生活快评

雷人校规是“教育懒政”的产物

2014-12-25 10:54:00作者:来源:生活日报

 禁止异性间嬉戏、追逐、打闹;禁止给异性拎书包、外套等随身物品;男女生交往至少保持44厘米以上……因为6条“雷人”的规定,《平阴一中2014级男女生文明交往承诺书》近日引发公众热议。(相关报道见今日A03版)
  从“带饭进教室开除学籍”到“男生只准理平头”,从“不准在宿舍吃西瓜”到“熄灯后不准开灯上厕所”,雷人校规被曝光后引来口诛笔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让人不解的是,此类校规为何会以“没有最雷,只有更雷”之势蔓延?一片骂声为何挡不住“奇葩”遍地开花?
  公众觉得雷人,校规的制定者未必觉得丢人。事实上,类似的校规在很多学校都是“潜规则”,师生都默契地执行并遵守着,只是没有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固化、细化并公开化。因而,当一些雷人校规成为众矢之的时,很多学校根本不会当回事,甚至可能觉得公众少见多怪,“推陈出新”出台更雷人的校规也就不奇怪了。
  问题在于,公众和校方对校规的理解为何如此迥异呢?
  旁观者和当事者所处的环境不同,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路自然不同;在如何管理和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公众和校方出发点的不同,或许是导致思路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公众的出发点,显然是希望学校“教好”学生。因而,公众总是愿意看到学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考虑,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教育学生,而不是用冰冷的校规约束学生。
  学校的出发点,则很可能仅仅是“管好”学生。因而,很多学校会忘记“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的应有之义,试图用生硬的校规来震慑学生,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埋头苦学争取考出好成绩。
  遗憾的是,冰冷而生硬的校规如今早已无法对学生形成约束,学生们即便“口服”也很难“心服”,甚至可能因为逆反而阳奉阴违。这种情况下,校方在“管”上投入越多,越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得不说,雷人校规本质上是“教育懒政”的产物,学校用“老思路”应对“新形势”,即便是为了学生好,即便在制定和执行校规上不遗余力,也难逃一个“懒”的评价。

责任编辑:田连锋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