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加关注收听设为首页收藏
当前位置:财周刊

学了四天打奶泡就自己开店

2013-09-12 11:24:00作者:来源:生活日报

 □记者 王倩

 

   实习生 李涛     

 

  省城本土单体咖啡馆盈利能力并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多家店主给出自己的答案。

喝咖啡并非刚性需求 

  “在青岛,本土咖啡馆的市场氛围要比济南好得多,但即便是在那里,喝咖啡也并非市民的刚性需求。”啡尚咖啡馆的店主张珂,原本是设计师出身,做过餐饮,一年半之前在泉乐坊开了一家独立咖啡馆,但至今盈利也未达到理想状态。

  “中国还没有什么真正的咖啡文化,很多人选择咖啡馆的理由,和咖啡本身好像没什么关系。”张珂说,尽管他做的咖啡,都是亲手烘焙、研磨、调制,但一些客人喝到这些品质较高的咖啡时,有时却会向他抱怨:不甜、太淡、不好喝。“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咖啡是什么味道,更别提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了。”

不少人盲目当老板 

  一些咖啡馆店主对咖啡并不了解而盲目进入,也成为本土咖啡馆倒掉的原因之一。2012年上半年,泉乐坊商圈已出现过倒闭的咖啡馆,有些店曾被转手三次。

  “2009年我们开第一家店时,有个顾客被独立咖啡馆里的文艺气息吸引,大学毕业后,便在山师东路猫家咖啡对面,开了一家自己的咖啡馆。”宋薇说,三四个月后,因为实在赔不起而将咖啡馆关门。

  张珂则介绍说,“我曾经带过一个店员,学习了四天打奶泡,就宣布离开,在高新区自己开了一家咖啡店。”而一个咖啡师如果想让作品稳定,光打奶泡就要练习至少一个月时间。“因为店主不懂咖啡而导致咖啡馆死去的,不在少数。”

花精力装修而不认真研习 

  在省城,店主亲自煮咖啡的不算多,自己买来生咖啡豆烘焙并且现磨的,数来数去也就三家。一家咖啡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在他们眼里,本土单体咖啡馆的目标消费群体大多是大学生和35岁以下的白领,“他们很多人喝的是氛围而非咖啡。”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进入咖啡行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大力气装修店面,而非认真研习咖啡。

本土咖啡馆之间缺乏交流 

  “私下会跟几个咖啡馆的店主交流哪里有好的咖啡豆,哪家的饮品口感会更好。”张珂说,但目前这种行业内的交流明显不够。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店主跟竞争对手并无交集,他们对其他咖啡馆的经营情况或者现状并不了解。

  “我曾经加入一个重庆的咖啡馆行业交流群,群主是一家咖啡馆店主,他会组织业内人士定期到市里一些咖啡馆品尝,然后反馈对产品的意见。”张珂说,这种交流圈子,在济南其实是缺失的,导致很多经验只能靠自己慢慢积累。

  同样,三楼上的猫山大店店主李娜认为,在济南缺乏像苏州十里山塘那样的本土咖啡馆集中地,“虽然在集中地里,竞争会更激烈,但的确可以促使各个咖啡馆提高品质。”

 

责任编辑:田连锋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