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加关注收听设为首页收藏
当前位置:生活快评

给疫苗免疫 欠公众一个解释

2013-12-25 14:30:00作者:来源:

 □评论员 李萌博

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卫计委24日通报,疑似造成婴儿死亡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乙肝疫苗正在接受原辅料、生产过程、生产环节、质量控制检查。此次乙肝疫苗在产品有效期内的共198批次44030686支,相关产品销售到27省(区、市)。(相关报道见今日A10版)

人命关天,事关婴儿生命安全的疫苗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当我们看到,湖南、广东、四川已至少发生7例疑似“疫苗致死”的病例,涉及到的乙肝疫苗总数竟达198批次44030686支,销售到了27个省(区、市),这每一个数字,都让人触目惊心。

回顾这一事件的发展,同样让人感到胆战心惊:早在11月25日,湖南就出现了一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所幸患儿经过抢救转危为安;随后,湖南有两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死亡时间分别是12月6日和12月9日。

此时康泰公司只是将这些事件归之为“疑似偶合死亡事件”,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之后,同样的悲剧接二连三地上演。直到12月19日,深圳有关部门才叫停相关问题批次的疫苗。厂家和监管部门如此迟缓的反应,是否在拿着孩子们生命当儿戏?

根据统计,康泰公司产品占我国免费乙肝疫苗近60%的份额。毫无疑问,现在每一位带宝宝打过乙肝疫苗的家长都已经悬起了心:卫生部门给孩子们打的乙肝疫苗到底安全不安全?

然而,24日,国家有关部门的通报却并没有消除人们的疑虑。通报里称,相关产品销售到了27省(区、市),但在这份通报中,并未公布“问题疫苗”的具体使用量,一些社会关注的病例详情如何,通报中也未涉及。人们不禁要问,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还不敢说?

事关生命安全的大事,相关监管部门的表现,屡屡让公众失望。就在上个月初,根据公安部的通报,万余只假狂犬疫苗销往了山东。同样是人们高度关注,但卫生、药监等部门虽然早已称对案件进行调查,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疫苗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应该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下进行,但是,如今疫苗频频出事,有关部门就应该追查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这必须要给公众一个解释。

特别是当出现这类安全事件后,监管部门这种挤牙膏式的反应,尤其让人失望。如果连公众最基本的知情权都不能保障的话,公众又怎么敢相信这些监管部门会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呢?

责任编辑:田连锋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