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9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5196191 85196543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生活日报12月30日讯 年底临近,银行理财产品上演最后的疯狂,30日,兴业银行新发一款理财产品,45天预期收益率达8.08%,刷新了今年6月钱荒以来的新纪录。尽管年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扬是惯例,但今年涨得有些离谱。不仅普通市民迎来高收益理财盛宴,一些上市公司也下手抢购银行理财产品“赚外快”。
理财行情狂涨
年收益率超8%
12月30日,兴业银行通过银银平台发售一款超高收益理财产品,为“万利宝2013年第五期第29款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为5万元,期限4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8.08%,打破了今年理财产品收益新纪录。该产品募集规模1亿元,中午记者再次查询,已被“秒杀”。
青岛银行发行一款“海融财富”尊享系列理财产品2013年113期(新年欢庆版),41天预期收益率达7%,平安银行曾在24日推出一款金融嘉年华专属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为7%,当日就被抢购一空。
在6月末银行首次出现大规模流动性紧张时,当时个别银行曾经发行少量年化收益率在7%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已被不少同业认为“太疯狂”。如今超过8%的预期收益率,让不少业内人士咂舌。
进入12月以来,市场资金成本持续推高,驻济各大银行轮番上调理财产品收益率,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逐步把行情抬到了6.5%以上,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近期发力,迅速追上来,收益率大踏步提升到6.8%左右。国有银行也加入这场争夺战,工农中建等均把收益率提高到了6%以上,交行发行的稳添利元旦3号,保本保收益,投资起点5万元,预期收益率高达6.4%。
上市公司
抢购理财产品赚外快
年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走高,不仅吸引了市民“慷慨解囊”,连一些上市公司也坐不住了,利用年底的闲置资金,趁机赚一笔“快钱”。
李女士是济南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上周,她成功说服了老板,用公司账上新到的货款,买了300万元的保本保收益类理财产品,一个多月之后能净赚两万多元。“对我们生产型的企业来说,资金使用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到了淡季账上就有不少闲钱。这些钱暂时用不着,到春节之后才采购原料。投资别的不合适,像信托一般都要一年的时间,而且风险也大。现在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好得很,比存款划算。”她说。年末高收益理财产品屡遭“秒杀”,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不差钱的公司出手有关。
实际上,一些上市公司也瞅准时机,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收益。比如12月26日保龄宝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向建设银行禹城支行买了1500万元的理财产品。12月19日,山东章鼓发布公告称,公司使用9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建设银行一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6.3%,期限38天。东港股份12月份出资5000万元,分两次购买了齐鲁银行的理财产品。东阿阿胶12月中旬一口气买了三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分别使用3亿元、1亿元、5亿元购买平安银行、恒丰银行、中信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相关链接 银行“抢钱”不惜赔本赚吆喝
□记者 赵国陆
现在银行主推高收益理财产品,目的就是让资金留在银行“过年”。不少银行从业者根据以往经验判断,从现在到春节前,因为资金取现流出等影响,资金成本难以下降。
驻济一家银行的个人金融部负责人称:“每年一到年底理财产品收益率就会上涨,但今年的竞争太激烈。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第三方理财规模不断膨胀,银行的存款逐渐流失,只能靠理财产品抢客户的钱包。收益率只能水涨船高。”
屡创纪录的融资成本,银行理财产品是不是“亏本赚吆喝”?一家银行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考虑其他财务成本和销售费用等,超过7%的理财产品,银行很难赢利。市场竞争激烈,银行有时亏本也要发行,然后从其他方面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