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加关注收听设为首页收藏
当前位置:视野译闻

外国名人与南翔小笼包的有趣往事

2013-09-29 15:10:00作者:来源:

 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又称南翔小笼馒头,乃申城名点,已经有百余年历史。这种风味小吃在晚清起源于沪郊嘉定南翔古镇,据《嘉定县续志》记载:“馒头有紧酵松酵两种,紧酵以清水和面为之,皮薄馅多,南翔制者最著,他处多仿之,号为翔式。”到辛亥革命后,它随着上海老城隍庙“长兴楼”(今豫园商场南翔馒头店)的兴盛而驰誉遐迩。由于它皮薄、馅多、卤重、味鲜,形似宝塔,晶莹透黄,连一些抵达黄浦江畔的外国名人也曾青睐,并留下了生动传说。

罗素逛老城隍庙

1920年10月12日,英国哲学家罗素乘坐“波多”号轮船抵达上海,开始中国之行。

罗素刚踏上上海杨树浦码头,觉得申城与自己早已熟悉的伦敦并没有多少差别,但他一见上海租界周边便是破败的贫民区时,就发现了这座远东大都市的畸形。这位学者对于灯红酒绿的高档娱乐场所、外滩林立的高楼大厦等都没有兴趣,关心的只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因为他是特意为研究社会问题而来的。

《申报》有过报道:罗素逗留上海期间,游历了华界居民区,他“不愿注意租界内情形,往沪南、闸北,途中所见事事物物一一询问,而于苦力工人生活,注意特甚,屡令停车,步行观察”。

据传,罗素在南市穿街越巷时,曾弯入豫园,对其中景观留下了深刻印象。出来后,罗素听从陪同者的建议,走进九曲桥畔的南翔馒头店。面对端上桌的南翔小笼包,罗素饶有兴趣地观察了片刻,才学着别的食客的样子,想用竹筷夹,但几次都未成功。于是,罗素“灵机一动”干脆用竹筷刺入馅内,再放到嘴里。此刻,一位会讲英语的老人笑起来,过来耐心地教罗素使用竹筷。罗素挺有悟性,很快掌握了使用竹筷的技巧。当罗素将南翔小笼包完好无损地送入自己口中后,马上感到味道更好了,不由跷起大拇指连连赞夸。

不久,罗素在所下榻的旅馆接受《申报》记者采访,谈了一个多小时。当《申报》记者问及:“您离沪前还想做什么事?”“我想抽空再到租界周边的贫民区看看,”罗素立刻回答,“哦,有人告诉我,离上海市区不太远的南翔古镇也值得去。”

罗素在申城期间,限于时间最终未能前往沪郊南翔古镇,但他吃南翔小笼包的故事却流传开了。

责任编辑:田连锋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