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加关注收听设为首页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专题

盼把市场变回工厂

2013-11-11 13:30:00作者:来源:生活日报

 

当年的职工澡堂被一个外地人承包。         记者 王鸿光 摄

□记者 鲁强

济南凤凰山路1号,并不显眼的门口一右一左挂着“济南兰狮纺织有限公司”、“济南塞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两块牌子。这是济南国棉一厂职工集资成立的两个民营纺织公司,现在都已停产。大门顶上的标牌上写着:××旧货市场,国棉一厂北门。

10月22日上午,济南国棉一厂办公楼。二楼的一间会议室中,十几个人正在召开碰头会,与会人员分别来自济南市经信委、济南市供电公司以及国棉一厂。

经信委的3位工作人员是进驻国棉一厂的济南市国企困难帮扶协调小组成员,“供电公司的领导是来协调解决职工宿舍用电问题的。”国棉一厂党委书记、厂长王建平笑了笑说,协调小组10月15日进驻企业后,很快进入角色,帮助企业跑手续、协调相关事宜。宿舍区电力户表改造是协调小组来给职工办的第一件实事。

十万纱锭八千工人

说到国棉一厂的辉煌时期,王建平陷入沉思。1982年,26岁的王建平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济南国棉一厂任设备维修车间见习主任。

“那时候,说起国棉一厂,我们脸上都有光。”王建平有几分激动,手用力挥了一下,“当时厂子出的产品都供出口创汇的,生产多少,国家要多少,没有滞销这一说。我们只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就能保证上缴国家的利税,根本不必考虑售路。”

1982年的济南国棉一厂,正处在辉煌上升时期。这一年,国家又投资4800多万元,新建大批厂房,增加纱锭4万枚,宽幅织机700台。国棉一厂达到“一厂变两厂,十万纱锭,八千工人”的规模,成为山东省规模第一的棉纺企业。

“只要我们国棉一厂上什么新品种,在全省都能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王建平说。

走过了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辉煌之后,国棉一厂在1998年经历发展转折点。当年,全国对国有纺织企业压锭调整,济南国棉一厂压锭5.3万枚,产能下降50%多,但还要养活压锭前的全部人员,效益急剧下滑。

陷入恶性循环中

国棉一厂办公室主任郭军亲历了那段压锭调整期。

压锭前,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的吴官正轻车简从到国棉一厂来视察。在吴官正的《闲来笔潭》中有如下记载:1997年4月17日晚8时许,征得主人同意后,我走进济南国棉一厂的一户职工家里。看着窄小、低矮的房间和饭桌上剩下的咸菜、馒头,知道这家的日子不好过。我问那位工人师傅:“职工当前最关心的是什么?”他说:“企业改革。怎么改,也得让我们有口饭吃吧。不然职工情绪能稳定?社会能安生?”

郭军回忆说:“那一天晚上正好车间停电,吴书记来的时候,因为无法开工,工人们都坐在大门两侧聊天。当时的厂长表示没有电也没法到车间看,就请吴书记到宿舍区看看。”

郭军说,压锭后,一棉的相关领导想过很多办法,例如通过改制成公司,发展服装、针织、印染、住宿等多种产业,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坚持下去。

2002年重新购置两万枚纱锭,想发展来料加工重现企业生机,但产品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而不得不返工,成本大幅度上涨,最终陷入了“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中,最终不得不全面停产。

责任编辑:田连锋